bloggerads

Search This Blog

2/02/2012

屠城四十八小時實錄5《文匯報》北京採訪組


《文匯報》北京採訪組

1989年6月4日

最黑暗的夜,降臨了  

          ──屠城四十八小時實錄(之五)
  第一批約三千學生沖到博物館臺階時,只剩下約一千人了。他們與這裏的市民一聚合,立刻向北──即長安街方向撤退。但是他們向那個方向沒走十幾步,馬上遭到埋伏在那裏的軍人開槍射擊。他們只得掉頭往前門方向跑去。

● 紀念碑北殺孽最深  

   日前本港電視臺播放北京學運領袖柴玲的一個錄音講話,揭露了六月四日天安門廣場軍隊屠殺學生的情況。但是,在柴玲的這個講話中,還沒有談及紀念碑北面的 屠殺情況,但恰恰是紀念碑北面,是留下了最多冤魂的殺戮場。本報記者曾接觸過多個六月四日凌晨從天安門廣場逃出來的倖存者。綜合了他們所談的親身經歷,可 以進一步補充證實當日天安門廣場四時四十分至五時十五分左右,發生過的以下事件:一、廣場亮燈之後,大會堂衝出了大批手持衝鋒槍的軍人;二、在紀念碑正北 面沖上一批軍人之外,正東面也沖上一批持衝鋒槍的軍人,他們上來後,毆打驅趕學生下去。同時,向紀念碑上學生架設的喇叭開槍;三、大部分學生是從紀念碑的 南側撤退的,撤退的時間是軍人沖上第三層的時候,他們的路線是沿紀念堂出前門,再向西而去,這是紀念碑最早、最大批撤離的一隊學生,柴玲以及香港中文大學 的學生等均在這支撤退隊伍之中。他們剛撤下紀念碑時,證實紀念碑北面響起極為密集的槍聲,但由於紀念碑座以及離開紀念碑走到路上時,北面駛來的大批坦克, 裝甲車擋住視線難以看清北面的情況;四、紀念碑北面學生死亡是最大量的,而本報日前所刊載的《一個倖存者的自述》當事人是在北面逃生的。 (六四檔案 - 2004)

● 多少冤魂含恨而亡  

當廣場紀念碑一帶的學生被屠殺的時候,以廣場為中心,東西長安街為主幹的整個範圍內,軍隊全面出動實施鎮壓。五點,在珠市口一批持木棍的軍隊向前門沖 來,亂棍猛打在這裏的學生、市民,市民也和他們打了起來;五點零五分,由東而來了六架坦克,十幾輛裝滿士兵的軍車向天安門廣場高速駛去,一路開槍掃射;五 點三十分,三十多輛坦克和大批軍車由西長安街駛入廣場;六點多鐘,三輛坦克車出現在西長安街上驅散正向學校撤退的學生隊伍,當場將至少十幾個學生活活壓 死;腦漿迸流,鮮血四濺,慘不忍睹;六點四十分,軍隊完全控制廣場,所有進入廣場的路口全部給排排坦克、裝甲車和全副武裝的士兵人牆堵住;七時左右,廣場 中央冒起了焚燒“物體”的濃密而大面積的黑煙,持續了三個多鐘頭。七點二十分,站立在紀念堂坦克、裝甲車陣前的士兵向圍觀的學生市民發射催淚瓦斯,並沖前 毆打市民。…… (64memo祖國萬歲-89)
   六月四日,一個沒有陽光的早晨降臨共和國的首都。記者在這個時候,獲知了幾個數字:政治大學的一個學生從當軍醫的親戚口中得知,廣場上能數得出的學生屍 體,有二千六百多具,除了被坦克、裝甲車碾得不成人形的;國際紅十字會在凌晨二時的一個統計,被射殺死的市民、學生已經有兩千多人;大約在同一時間,一個 大學生匆匆從六個綜合醫院拿到的死亡數字已超過了一千…… (64memo.com´89)
   北京某綜合醫院一位工作人員親口告訴記者:那時候他隨一輛急救車奉召開進廣場。但是急救車開過了第一排軍人人牆之後,在第二排軍人人牆之前就被截停了, 被命令立刻往回走,否則後果自負。急救車拐彎往回駛的時候,稍稍進入了二排防線,就在拐彎的時間,他赫然見到“軍人們將很多很多的屍體搬到一排排的架子 上,更看見坦克車將排列成行的屍體碾碎……!” (64memo.com - 89)

● 殺人在白天仍繼續  

   伴隨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和情況而來的,是戒嚴部隊不斷開入北京城,不斷有無辜群眾倒在軍人的槍下。從北京飯店下望東長安街,差不多每半小時至一小時之 間,就會看見軍人舉起槍來,接著一陣“啪啪啪啪啪”的槍聲響過,路上行人統統趴下。幾秒鐘後,能爬得起來的,沒命的往前跑;沒能爬起的,……也有的人跑了 幾步,回頭看見有人起不來,就掉過頭來救人,他們呼喊騎車過路的幫忙(軍人喝令:騎車的可以過,但不得停留,行人則必須止步),三、五個人救一個地搶救出 好些人。 (六四檔案 - 89)
  記者留心觀察之下,發現部隊用以射殺群眾的,有衝鋒槍、自動步槍,也有手槍。
  稍後,記者趕去醫院去看,但見醫院的病房全都堆滿了死傷者,醫院裏一片凌亂,血跡斑斑。據說,戒嚴部隊曾到醫院緝拿學生,但被院方拒絕了。
  陰沉沉的天,終於下起大雨來了。雷聲隆隆,電光閃閃。街道上的士兵,淋著大雨蹲在坦克旁邊打哆嗦,他們是殺人殺得累了,還是殺得怯了!
  入夜,百多輛坦克由東向西駛往天安門,滿布廣場。
  大屠殺後的北京,除了槍聲之外,交通斷絕,行人絕跡,新中國建國四十年後的北京開始了最黑暗的一個夜晚……。   (刊於89.6.12)
  【全文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