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"Sitting on a sofa on a Sunday afternoon Going to the candidates' debate Laugh about it, shout about it When you've got to choose"
一九六八年,美國民歌組合Simon & Garfunkel在電影《畢業生》的幾闋歌曲聲名大噪,人們記得的當然是《Sound of Silence》,除此之外,電影裏還有不少意味深長的不朽名曲,包括《Mrs. Robinson》。這些歌曲推出之時,保守傾向強烈的美國主流社會視之為次文化;歲月流聲四十年後,這部電影已然成為美國六十年代躁動一代的折射,戲內 歌曲沉澱成為嬰兒潮文化不能或缺的成分。《Mr. Robinson》歌詞不乏社會投影,包括上面這一段文字;能夠完全明白並了解這首歌的人與事,可以在美國文化這門課初步過關。
那是一九六八年,是美國反戰高潮的一年,是美國大學生罷課示威的年頭,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Todd Gitlin傳世之作《The Sixties: Years of Hope,Days of Rage》深刻勾勒美國來到臨界點前的不安和悸動。那也是一九六八年大選前夕,尼克遜以前任副總統之身競逐總統,在任的民主黨籍總統詹森放棄競逐連任,是 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交鋒的前夜。
美國人民是朝着建制的不滿、越戰的失利,一腔怒火走向一九六八年大選。對於候選人,《Mrs.Robinson》刻劃入微:「訕笑它吧,痛罵它吧,當你要作出選擇的時候。」
沈旭暉上星期訪問梁國雄的長文是練乙錚「板塊論」 之後最精彩的選舉論述。梁國雄不愧身體力行的馬克思主義者,沒有回鄉證卻道出二十一世紀中港關係的借用特質,沒有巨額投資偏一言點出香港建構金融中心的虛 妄。在講究包裝spinning的香港政治社區,這種紮實的功夫是仰之彌高的水平。也許,有人會批評梁國雄的是老左派觀點,只是經過時日洗禮硬塞進香港的 政經框架之內;當然更多的是維園阿伯式的「反中亂港」指摘。對於這種批評,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會嗤之以鼻,在一個愈來愈混沌的社會,在一個愈來愈失去道德 人格的空間,我們樂於看到香港議會有這樣高理論水平的代議士。
梁國雄在今屆特首候選人辯論前五天點出「無恥」的比併,當人們以為這長髮激進中年胡謅的時候,星期五晚上辯論的兵荒馬亂,毫不含糊透現出這一共同特質—— 謊言與事實的對質、人格與誠信的對比、大是大非與大奸大惡的對映。我們有幸不是選委,可以在電視機前恥笑痛罵,可以享受作為旁觀者的恣意評論,「太爛了」 成為三月二十五日投票日政治人格墮落證言。
香港政治落得今天一坨爛泥是自找的。從香港前途《聯合聲明》正式簽署的一九八四年寒冬開始,香港政治言語開始浮現「為香港好」這四個字,這猶如褓襁中嬰兒 夜半哭醒後的保嬰丹,與遊子身上的手織毛衣不遑多讓;出世之始,是在英殖年代英國人「最是倉皇辭廟日」時的無所依傍,是香港巿民一百五十年來身分第一次轉 換的救生圈。在所有親北京的論述或行動,「為香港好」成為類比文革年代毛語錄無堅不摧的寶物,董建華的「中國好,香港好」是這四個字承先啟後第二代。「為 香港好」變成通行證,任何物事只要蓋上「為香港好」印章,就如玉璽蓋印,無寶不落。
一九六八年,美國民歌組合Simon & Garfunkel在電影《畢業生》的幾闋歌曲聲名大噪,人們記得的當然是《Sound of Silence》,除此之外,電影裏還有不少意味深長的不朽名曲,包括《Mrs. Robinson》。這些歌曲推出之時,保守傾向強烈的美國主流社會視之為次文化;歲月流聲四十年後,這部電影已然成為美國六十年代躁動一代的折射,戲內 歌曲沉澱成為嬰兒潮文化不能或缺的成分。《Mr. Robinson》歌詞不乏社會投影,包括上面這一段文字;能夠完全明白並了解這首歌的人與事,可以在美國文化這門課初步過關。
那是一九六八年,是美國反戰高潮的一年,是美國大學生罷課示威的年頭,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Todd Gitlin傳世之作《The Sixties: Years of Hope,Days of Rage》深刻勾勒美國來到臨界點前的不安和悸動。那也是一九六八年大選前夕,尼克遜以前任副總統之身競逐總統,在任的民主黨籍總統詹森放棄競逐連任,是 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交鋒的前夜。
美國人民是朝着建制的不滿、越戰的失利,一腔怒火走向一九六八年大選。對於候選人,《Mrs.Robinson》刻劃入微:「訕笑它吧,痛罵它吧,當你要作出選擇的時候。」
沈旭暉上星期訪問梁國雄的長文是練乙錚「板塊論」 之後最精彩的選舉論述。梁國雄不愧身體力行的馬克思主義者,沒有回鄉證卻道出二十一世紀中港關係的借用特質,沒有巨額投資偏一言點出香港建構金融中心的虛 妄。在講究包裝spinning的香港政治社區,這種紮實的功夫是仰之彌高的水平。也許,有人會批評梁國雄的是老左派觀點,只是經過時日洗禮硬塞進香港的 政經框架之內;當然更多的是維園阿伯式的「反中亂港」指摘。對於這種批評,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會嗤之以鼻,在一個愈來愈混沌的社會,在一個愈來愈失去道德 人格的空間,我們樂於看到香港議會有這樣高理論水平的代議士。
梁國雄在今屆特首候選人辯論前五天點出「無恥」的比併,當人們以為這長髮激進中年胡謅的時候,星期五晚上辯論的兵荒馬亂,毫不含糊透現出這一共同特質—— 謊言與事實的對質、人格與誠信的對比、大是大非與大奸大惡的對映。我們有幸不是選委,可以在電視機前恥笑痛罵,可以享受作為旁觀者的恣意評論,「太爛了」 成為三月二十五日投票日政治人格墮落證言。
香港政治落得今天一坨爛泥是自找的。從香港前途《聯合聲明》正式簽署的一九八四年寒冬開始,香港政治言語開始浮現「為香港好」這四個字,這猶如褓襁中嬰兒 夜半哭醒後的保嬰丹,與遊子身上的手織毛衣不遑多讓;出世之始,是在英殖年代英國人「最是倉皇辭廟日」時的無所依傍,是香港巿民一百五十年來身分第一次轉 換的救生圈。在所有親北京的論述或行動,「為香港好」成為類比文革年代毛語錄無堅不摧的寶物,董建華的「中國好,香港好」是這四個字承先啟後第二代。「為 香港好」變成通行證,任何物事只要蓋上「為香港好」印章,就如玉璽蓋印,無寶不落。